本学期学校德育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贯穿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突出以德立校、以德立师、以德立生,完善管理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劳动育人、协同育人的实施途径,以打造文明平安校园为中心,丰富“快乐育才”德育品牌内涵发展,逐步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心理、网络等各场域良性互动的全环境育人机制,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本学期德育工作在做好学生常规管理和规范养成教育的基础上,将学生活动赛事组织和家长学校建设作为本学期德育工作的突破重点,形成以德育活动促发展的学生培养模式、以家长学校促发展的家校协作模式。
一、明晰工作职责,形成管理合力
1.本学期中层换届后,学生处目前有四位主任,根据实际工作情况,四位主任的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尚启森统筹负责学生处工作,全面负责班主任管理和学生管理,主抓学校安全管理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负责小升初招生和学校家委会管理,分管初一年级。
蔺毓祥主抓学校家庭教育相关工作,负责学校体卫艺工作和学生劳动实践工作,分管初三年级。
马冬姝主抓学校少先队、共青团相关工作,组织学生德育活动,负责德育宣传和班级文化建设工作,分管初二年级。
温延龙协助负责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负责班级量化汇总反馈和创城工作等,协助分管初一年级。
本学期继续推进德育管理年级负责制,学生处四位主任,每人分管一个年级,做好本年级的班主任管理、班级管理、学生管理和活动组织等工作。
2.为着力做好学生行为规范教育和常规管理工作,进一步推进德育管理年级负责制。充分发挥德育分管干部和级部长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协同配合作用,暂定每周五下午安排固定时间,召开德育工作协调会,参会范围除学生处四名主任、三名级部长外,还可以邀请教导处和总务处的分管中层干部参会。通过协调会形成工作清单,指导班主任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3.整合教师值班安排,协调中层干部、班主任和青年教师的值班安排,强化青年教师值班工作的责任意识,发挥班主任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主干作用。学生处每天安排一名干部值班,做好当天的学生纪律管理和教师值班考勤等工作;各年级每天安排2名班主任值班,负责学生课后托管管理工作;护校队每天安排2名青年教师值班,负责学生入校、午休、清校等相关工作,同时协助值班干部做好学生自己纪律维持。
4.加强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建设。继续坚持班主任工作例会制度,通过班主任培训,进一步提高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专业能力和家庭教育专业知识等;定期组织青年班主任沙龙,促进青年教师专业成长,解决青年班主任的工作困难;开展班主任专业发展研究,借力教科院重点课题《班主任专业素养提升的区域推进研究》,促进学校骨干班主任发展,争取在名班主任工作室评选中取得突破。
二、筑牢安全意识,抓实安全管理
1.修订学校安全岗位责任清单相关内容,扎实推进学校安全管理和安全教育工作。筑牢全校师生的安全底线意识,明确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职责分工,明确学生安全事故处理工作流程,明确班主任在学生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第一责任人意识,明确任课教师在学生课堂安全管理中的主体责任意识。充分利用开学第一课、专题校会、主题班会等形式,开展学生安全主题教育。9月份开展预防校园欺凌专题教育、10月份开展应急避险专题教育、11月份开展心理健康专题教育、12月份法律知识专题教育、1月份开展运动健康专题教育。
2.打造“爱润成长”心理健康教育品牌,实施学生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开展学生心理健康筛查,建立重点关注学生台账,建立特困学生台账,做好学生健康成长心理援助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达标创优学校建设。主动对接青岛市妇幼活动中心,积极推进“生命教育”进校园、进课程、进家庭。继续加强学生安全委员和学生心理健康委员队伍建设,定期组织学生谈心谈话,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3.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加强警校联动。根据实际情况,重新修订学校学生管理相关制度和规定,组织全校学生开展校规校纪专题学习。继续强化学校与江苏路派出所的警校协同机制,发挥法制副校长在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共同维护校园及周边环境的良好秩序,保证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构筑平安和谐校园。
4.进一步规范学校“三支队伍”建设,做好“三防”水平提升工作。规范护学岗教师值班制度,明确工作岗位、工作职责和工作量化等,加强对值班工作的管理监督,进一步规范值班记录并做好反馈。充分发挥学安平台在学校安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学校安全工作责任清单,把安全隐患排查、安全台账管理、学校安全评估等工作落实到人,扎实推进,争取在本学期将学校的安全评估排名上升10个以上名次。
三、优化活动组织,促进学生发展
1.继续完善党建带团建队建机制,加强党、团、队一体化建设,做好学生推优入团工作。规范共青团“三会两制一课”制度,做好“智慧团建”系统管理工作。通过“我们的节日”“建队日”“14岁集体生日”“入团仪式”等活动,开展意识形态教育;通过升国旗仪式、主题班会、“微微尘”实践活动、少先队员入队仪式、离队仪式、入团仪式、开学典礼、毕业典礼、五老讲师团讲党课等途径,浸润理想信念、思想品德、家国情怀教育,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每月设定一个德育活动主题,并以体育节、读书节、文化节、劳动节、科技节为抓手,落实学生德育发展目标,提升活动设置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践性,进一步提高学生活动吸引力,提高学生参与率。严格落实《青岛市促进中小学生全面发展“十个一”项目行动计划》相关要求,探索学生社团活动开展新模式,将学生社团活动与“十个一”项目开展向结合,充分利用下午课后托管时间,发挥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使学生社团发展与学生自律管理、学生创新培养、学生体质健康提升等有机结合,通过社团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动起来,参与到活动中,在活动中获得提升和进步。以合唱、朗诵、话剧、舞蹈、绘画、书法等社团的发展为切入点,在本学期的校园文化节活动中鼓励更多学生参与其中。适时组织开展“校园健身操”比赛。
3.继续做好学生近视防控工作中,加强对眼操的检查和问题反馈力度,进一步规范学生眼操纪律。继续扎实做好阳光体育大课间活动,继续做好武术操,抓好学生跑操工作,通过跑操比赛促进学生跑操纪律和跑操效率双突破。十月份通过体育节系列活动,做好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的动员和准备工作,十一月份组织开展学生体质健康监测。
4。继续加强学生的劳动习惯养成教育,加强对学生卫生值日的规范和检查反馈,建立“卫生量化优秀班集体”评选制度,以主题班会、主题校会、专题知识讲座、宣讲会等形式,让学生充分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继续落实“中学生必备的十项劳动技能”活动开展情况,督促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学会最基础的劳动技能,体验劳动成果所带来的喜悦感,不断提升其自身劳动技能水平。适时组织开展“学生劳动技能”大赛。
四、借力家长学校,促进家校共育
1.持续推进家长学校建设,各班落实每月至少一次的家长学校活动。将家长学校授课与校园开放日、家长大课堂、全员育人导师家访等活动相结合,畅通家校共育沟通途径,以实际行动促进家长满意度提升。
2.开展家长学校优秀案例评选和家庭教育优质课评选活动,推进“五步教学法”在家长学校授课中的落实落地,推进“幸福路”家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注册使用工作。组织部分班主任参加家庭教育指导师培训,建立学校家庭教育专业队伍梯队,择优推荐教师参评青岛市家庭教育名师工作室。
3.主动做好与江苏路街道和大学路社区的沟通协调。做好送课进社区活动,发挥社区家庭教育服务站在家校社协同育人中的重要功能。做好社区德育资源利用,发挥社区全环境立德树人实践基地的作用。
4.充分发挥家委会在学校管理和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促进作用,定期组织开展家委会工作例会,规范家委会值班制度和家长值周制度。积极发挥家长专业委员会的作用,邀请有专业特长、有事迹荣誉的家长到校给学生开展专题讲座。
五、本学期德育工作的创新建议
1.调整班主任补贴发放模式,每月对班主任工作进行量化,根据班主任工作量化结果,当月分档兑现班主任补贴。目前班主任每月的1000元班主任补贴是当月发700元,剩余300元在年底统一发放。此种发放方式已不利于对班主任工作的量化考核和激励,因此申请进行调整。
2.聘任学生处主任助理。根据学校实际人事安排,在每个年级聘任1-2名年轻的非班主任老师作为学生处主任助理,任期为一年,主任助理协助分管主任和级部长做好年级管理工作。通过设置助理岗位,促进青年教师全面发展、快速成长,同时做好班主任梯队培养工作。
青岛实验初中 学生处
2023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