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实验初中劳动教育开展情况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2年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将劳动课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完全独立出来,对新时代劳动教育做了顶层设计和全面部署,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劳动教育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和技能,还有助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为了贯彻落实教育改革相关政策,我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抓好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紧迫感、责任感,积极开展劳动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设置劳动专业课程。我校开设了劳动教育课程,以青岛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编的《劳动教育(实验)》为主要教材,以其他实践性劳动、非遗手工为补充,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掌握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和感受劳动收获的快乐。
二、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根据教育局要求组织学生参加学工和学农活动,让学生在动手中体验劳动的艰辛,收获的幸福。假期中,组织各班积极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如到海边开展捡垃圾公益活动、学生走进图书馆整理图书、走进养老院为老人们做饭等,在开展劳动教育的同时,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敬老爱老的美德、参与公益的情怀,潜移默化的进行德育教育,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三、开展劳动教育融合课程。我校根据国家和青岛市关于劳动教育相关政策和精神,结合我校课程特色,坚持劳动教育与学科有机融合,以项目式学习为载体,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为目标,在劳动教育课程开展过程中注重德育教育渗透,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
学科融合具体措施:
1、语文组:①阅读有关劳动的传统美德文章;②学生书写劳动教育作文;③学生分享劳动传统美德经验;
2、数学组:实践劳动工具的使用,探究劳动教育在课堂中的渗透;
3、英语组:结合国外劳动教育,向学生推荐劳动教育实践方法;
4、道德与法治:将生涯规划教育融合到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使学生能够初步形成对职业认识、做好生涯规划。
5、地理:地理模型制作
6、生物:劳动的果实——种子的萌发,黄豆芽、绿豆芽的萌发、培养和炒制。
7、音乐:各级部手工作品(审美实操)
8、体育:有关劳动的游戏、传统体育项目
9、信息技术:flash动画制作、航模
四、实施保障
1、经费保障:围绕劳动教育课程开展,对所需的材料、设备优先提供经费保障。
2、师资保障:各学科老师全员参与,通过集体备课保证课程质量,通过研讨、观摩、评课等方式提升授课老师教学水平,积极参与劳动教育相关教研活动和培训,提升老师们劳动教育课程素养。
3、课程保障:以青岛市教科院配发劳动教育教材为基础,积极将课程校本化,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水平探索符合我校“快乐育才”特色的校本化劳动教育课程。